湿气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种疾病,湿气会导致身体出现更多的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湿气,因此,祛湿是预防关节炎的重要方法,祛湿可以服用中成药,祛湿效果非常显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祛湿中成药有哪些。
1、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的特点是补而不燥,利而不燥。药效平静,既可扶正,又可祛邪,是湿脾虚湿盛者必备的健脾祛湿中药。
2、五指毛桃。五指毛桃食药兼用,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比较强,中医认为它可以健脾补气、养胃祛湿。身体湿气比较重的时候,可以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可以祛湿养生!
3、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芬芳可化湿,味苦可化湿,故祛湿力强,去湿浊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导致的食欲不振、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还可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绵茵陈是广东民间非常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中常有入药入汤,其价格非常便宜,但它早在《神农本草》中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其具有清湿退热、利胆去黄的功效,尤其对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等有良好的疗效。
5、五加皮。五加皮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利水的功效,具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属于祛风湿类中药。治疗疝气、腹痛、男人阳痿、女人腰痛、女人腰脊痛等是五加皮的主要药物。位于湿润地区,尤其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6、白术。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作用。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对黄疸、易出汗、水肿、小便不利者也可应用。
中成药主要有六一散、祛湿1清、当归苦参丸、广东凉茶颗粒、葛根芩连微丸、四季草颗粒、龙胆泻肝丸等药物,患者要遵医嘱选择。
上一篇:社交障碍症的表现
下一篇:神经性头痛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