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前期综合征?许多人对此病估计很陌生,也不知道此病的症状,有些人已经患上了经前期综合征,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自己得了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最常见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一般经前期综合征开始于月经前一周,逐渐加重,至月经来潮前2-3天最严重,月经来潮后突然消失,有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直到月经开始后3-4天才完全消失。
得了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身体经常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严重者还会伴有精神症状,其中焦虑症多占70%-100%。60%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出现或体重增加,45%-50%呈低血糖症状,约35%出现抑郁症状,并伴有自杀意识。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精神社会、内分泌、脑递质、素作用、维生素B6缺乏等因素有关。
首先这是心理安慰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其次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处方药,让患者顺利度过这段时间。如果有抑郁症症状的患者选择抗抑郁药物;有明显焦虑和易怒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选择镇静剂;以乳房胀痛、头痛、疼痛等疼痛症状为主的患者选择前列腺素抑剂等。
另外,让患者家属了解经前期综合征周期性发作的规律和预期发病时间,理解并宽容患者经前行为过失,并协助调整经前的家庭活动,减少环境刺激,使患者的不可控过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缓解症状有帮助。要注意保持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E等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可改善经前期综合征的精神症状。不健康的饮食会加重症状,因此,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应限制食盐量,避免或减少外因的摄入量等。
由于经前期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多样,严重性不一,因此对不同的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在积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红萝卜不能与什么同吃
下一篇:实性结节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