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赋》是青裳子赋作。
中文名
中秋赋
作者
青裳子
中秋之夜,圆月高悬。望月,古意芬芳;品月,诗意芬芳;触月,遍地芬芳。收回眉头,又上心头。思绪翩跹,纵贯大千。月者,文之极致,美之极致,情之极致,物之极致也。
泱泱中华,文典似海。汉风唐韵,流布环宇。根脉源远,楔入民粹。中秋二字,始见《周礼》。中秋为节,制肇唐初。推崇演化,遂成世习。元旦为首,中秋为次,一年四节,元秋为重。中秋为节,时序之顺。七夕牛女,茫茫银汉,
鹊桥长架在前;九九重阳,耿耿清夜,寿菊盛开在后。中秋为节,入髓民俗。拜月敬祖,祈愿之香袅绕入云;围火跳傩,丰收之舞欢腾弥地。延及近代,世俗蕃息。八鸡八鱼孝敬岳丈,四酒四盒表奉高堂;月饼与佳酿首献姮娥,瓜果与时蔬后饱肠胃。四时八节,无秋不成;
五行八卦,无秋不谐。秋月入文,见诸《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见诸《汉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见诸唐诗宋词,则名句充栋,不可胜计矣。谪仙把酒问月,当歌对酒;回看“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苏子把酒问天,清影婵娟;再顾“暮云溢清寒,银汉转玉盘”。元之戏曲浅唱秋月情愫,明清小说极写秋月故事。月光融融,心已鹤鸣,缤纷思绪,曼妙无穷。入文魂、涉文趣、步文坛者,彼太阴兮;状人貌、拟人情、表人意者,亦太阴兮。
上一篇:新思维新方法新观察三个区别是什么
下一篇:如何查四级成绩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