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流感病毒有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无论哪一种对孩子的危害都很大。有些孩子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家长很担心是流感引起的,会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流感病毒抗原阴性。以上结果表明孩子没有感染,这表明是感染了,应该尽快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对症观察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锻炼,增强自己的抵抗力。
流感的乙型症状
乙肝流感一般不会大规模爆发,但不能排除群体聚集甚至爆发。与一般感冒不同,乙型流感的症状表现为全身症状比较明显,但不会打喷嚏流鼻水,通常会喉咙痛、咳嗽,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高热,严重时还会出现胃肠型反应。儿童流感发病率持续波动,总体上比较平稳,而成为人间流感的可能性较大。
流感的症状,大人小孩都有,无非就是小孩子不太会表达。孩子在感染流感病毒后2~3天就好了,那么很有可能是轻症流感,和普通感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有更强的传染性。
一种典型的流感,大多数是突然发病,从头到脚,会有如下症状:
1、发烧:一般情况下会发热3~5天,体温高达39~40℃,会出现怕冷、手脚冰凉、头痛等症状。孩子年龄越小,语言能力越差,可能只是烦躁、哭闹等。
2、眼睛症状:许多孩子也有流泪、眼屎或眼睛充血等。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不要以为只是结膜炎,更不要把这些异常归类为“上火”。
3、鼻炎症状:摩擦鼻子、打喷嚏、流鼻涕,如果鼻涕不多,小孩子就会出现哭闹、哼哼声、张口呼吸、打呼噜等症状。
4、喉咙不适:大孩子说喉咙干、痒、痛,小孩子的表现可能比较哭闹或害怕吃东西,特别是固体食物。
5、咳嗽:多为阵发性,不会持续咳。每一次咳嗽的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会比较频繁。干咳的症状比较多。
6、其它不适感:大孩子可能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小孩子很容易表现出哭闹、粘乎乎的症状。
所有的症状都可以出现,但是不一定都会出现。孩子年纪越小,症状越不规律。通常宝宝在满月之前就很少患流感,但是一旦得了流感,更容易并发肺炎、脓毒症,表现为嗜睡、拒奶、少哭闹和少动。
没有感染B流感病毒,如何预防?
1、注射疫苗
它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免疫后2~4周开始有保护性作用,6~8个月后保护力逐渐减弱,因此,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以上就可以开始接种流感疫苗了。8未满周岁的孩子在第一次接种时,2剂次接种(2次间隔时间应大于4周)的保护效果优于接种1剂次。如家中有小婴儿,则会与小宝宝密切接触的成人,也应同时接种流感疫苗。
2、注重卫生,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触碰口、鼻或眼前,或者用肥皂、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水洗手。即便双手无明显污垢,亦可使用70%至80%酒精的搓手洁手。在人群密集、人群密集的场所、孕妇等人群密集的场所要戴上口罩,老年人、小孩、孕妇等身体条件较差的地方,不能和生病的小朋友接触,要戴口罩,防止感染。
3、小心窗户通风
一入冬后,气温越来越低,大家都对窗户的通风开始格外抵触。但是,正是这些因素,为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因此,要保证每天室内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左右,在天气好的时候通风更有利于减少病毒密度。
4、维持室内湿度
流感病毒喜欢干冷环境,因此室内湿度较高,可对流感病毒起到降低流感的作用。家长可以拖地、养一些绿植等,以增加室内的湿度。
5、衣着适度
冬季着装也是一种讲究,过量过少对身体有害。首先,大家都知道,如果在低温下穿的话,寒气很容易侵入,感冒也会来袭。但是穿得过多过厚就会经常出汗,出汗后被风吹更容易着凉。因此,着装适中,不冷,必要时可随著外衣备着,视情况增减衣物。
上一篇:细胞坏死临床表现
下一篇:增加胃动力的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