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拼音:hé、hè、huó、huò、hú)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和”常与“龢”通用,二字本义各有所指,“和”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指声音相应和,读hè;“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指音乐和谐,后二者在词义引申脉络上有交叉,至于无别。但是用于人名的“龢”不能写作“和”,如清代政治家翁同龢。 2、“和”由本义和谐,引申到平和、温和、柔和这层意思,读hé。因为和谐,没有争斗...
时间:2025-09-05 / 阅读:11、顺应人心,天下和平 《周易·咸卦·彖传》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按照这种理解,没有战争并不等于就是和平,如同人体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就是健康一样只有作为国家的领导者能够感动普天之下的人心,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2、有反有仇,仇以和解 中国文化对于人世间因利益而产生的仇恨和冲突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即所谓:“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相反相仇则恶,和而解则爱。” 3...
时间:2025-09-04 / 阅读:2知识问答
综合百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