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拱而治的解释: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2、读音:[chuí gǒng ér zhì] 3、出处:《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4、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我是垂拱而治,过一过手转上去,公事只准不驳。” 5、近义...
时间:2025-09-05 / 阅读:0"垂拱而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鲁国。 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鲁昭公(公元前505年-471年在位)为了整治国内混乱和各种问题,决定请教智者子产。昭公拜访子产后,子产并没有立即回答昭公的问题,而是吩咐宫殿修建时要让拱石合拢,以示法度端正。 过了一段时间,子产再次拜见昭公。昭公问子产如何治理国家,子产便回答说:“垂拱而治”。他解释说...
时间:2025-09-05 / 阅读:2知识问答
综合百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