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出发,《三国演义》蕴涵着千百年来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寄托。但历史发展进程恰恰与理想背道而驰,**能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全知全能的诸葛亮也无力回天。 在道德史观的笼罩下,在“仁义”与“政治”之间,作者的创作心态必然倾向于前者,这本来就是政治道德化、历史道德化的必然要求,即使它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依然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核所在。 由于作者对道德观念的突出强调...
时间:2025-09-04 / 阅读:1知识问答
综合百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