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祁蒙山小调,有广为流传的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诞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 白石屋村附近的山石都是白色的,石头和石头堆砌在一起,石头的下面还有悬空的位置,就像是小屋子一样,因此而得名白石屋村,1940年的时候《沂蒙山小调》在此地诞生。 当时抗大一分校从蒙阴县的垛庄一带迁往费北,当时学校的文工团就住在白石屋村,这首广为流传的曲子是由***领导的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阮若珊作词...
时间:2025-09-04 / 阅读:2沂蒙山小调诞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祁蒙山小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时间:2025-09-04 / 阅读:0知识问答
综合百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