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汉语常用字 ,读作chūn,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说文解字》认为“春,推也”,也即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意。 2、满面春风[mǎn miàn chūn fēng] 形容和蔼快乐的面容。[近]春风得意。[反]愁眉苦脸。 3、春风化雨[chūn fēng huà yǔ]...
时间:2025-09-05 / 阅读:0音节:春chūn,声母ch,韵母un,声调一声。 字意:1、一年的第一季:春季。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春季和秋季;指年月;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 音节:chūn “春”,最初见于甲骨文时代,“屯”是“春”的最早的写法;再加上太阳和春草,更表明了春回大地的意思。后逐渐见于甲骨文,金文,楚系简帛,说文,秦系简牍...
时间:2025-09-04 / 阅读:1知识问答
综合百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