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隹”在古代表示短尾巴鸟。“隹”(拼音:zhuī、cuī、wéi)是汉语通用规范三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鸟。许慎《说文解字》释“隹”为短尾鸟的总称,但实际上古文字中的“隹”和“鸟”区别不大,看不出尾巴谁长谁短。商周时期常借“隹”为句首语气词“唯”。 2、“隹”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174。用隹作意符的字大多与鸟有关,如:雀、隼、集、雏...
时间:2025-09-04 / 阅读:2隹,普通话读音为zhuī、cuī、wéi,最开始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六书中属于象形字。“隹”的基本含义为短尾鸟的总称;引申含义古同“巍崔”,高峻,如畏隹。 在日常使用中,“隹”字多用作柘树的果实。 隹字是一个汉字,它的意思是鸟类中的一种小型鸟,通常指麻雀、鸽子等小型鸟类。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隹字也常被用来形容某些动作或状态。比如《庄子?逍遥游》中就有“飞鸟尽,良弓藏”的句子,隹字在此处就指飞鸟...
时间:2025-09-04 / 阅读:1知识问答
综合百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