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哪个作品获得诺贝尔奖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9-04 06:15:59 0人看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只因为一部作品,而是综合他的写作理念和所有代表作一起评选后的结果。

一、莫言人物介绍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9年7月30日,被秘鲁天主教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2020年,莫言新作《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发布

二、莫言写作风格

(一)、以绚丽的色彩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愫

“色彩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代表某种象征,承担特定的含义”。莫言对色彩语言情有独钟。从其小说题目就可见一斑,五彩缤纷的色彩的广泛运用是其小说的亮点之一。

他常用于描绘风景,显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用来描写外貌、描述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在五颜六色中,莫言对“红”与“绿”两色赋予独到的内涵。“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原本具有诸如热情、力量、神圣、尊贵、权威、喜庆等丰富语义。而莫言在小说中却用红色营造一种悲感氛围。绿色,有青春、生机、智慧、希望的象征。莫言颠覆了传统的意义,以绿色表达落后愚昧、脏乱卑贱、愤激不安、灾祸死亡等意蕴。

(二)、打破语言约定俗成的惯例,自出机杼,新人耳目

莫言小说的语言给人一种新鲜感,他善于打破语言的常规,创造性地对固有语言重新进行一番排列组合,使其在特殊的语境中生发出崭新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莫言对语言的运用可谓挥洒自如、妙语连珠,能够信拈成语,组出新意。

(三)、语言的叙述风格雅俗共赏,斑斓多姿

力求语言风格的丰富多样,是莫言小说的特色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3009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