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多。糖尿病在35岁以后要注意这一现象,要定期检查血糖值的高低,做好糖尿病预防工作。节食是糖尿病患者避免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吃太多的食物,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老年人的血糖标准,这样更有利于糖尿病的防治。
老年血糖标准:
1、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属于典型症状。
2、无典型症状,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时,应再次进行糖尿病诊断。
3、糖尿病患者无典型症状,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糖耐量试验2小时以上,就能确诊为糖尿病。
老年患者血糖指标:
1、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基本状况较好,没有大小血管并发症,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强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低血糖风险,可以按照强化血糖控制要求尽量接近,以防止出现大、小血管并发症。许多轻度老年糖尿病的病人,仅使用二甲双胍和糖苷酶抑制剂,不用促泌剂和胰岛素,血糖能达到正常,也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反应,这类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可以接近正常范围。
2、新发现的7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身体基础较好,且无心脑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在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血糖8-9mmol/L、HbAlc6.5%-7.0%就可以达到预防严重低血糖的效果。
除上述内容外,下面继续为您介绍老年血糖标准的相关内容。
3、老年糖尿病患者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常有低血糖者,此类患者承受不了强化治疗所致低血糖的风险,应根据个人的情况和用药经验,将血糖维持在既无低血糖危险、也不会导致高血糖和脱水症状的发生,一般水平为空腹:7-9mmol/L,餐后2小时8--11.1mmol/L,HbAlc:7.0%--7.5%,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4、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时,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血糖居高不下的时候,就应该及时使用普通胰岛素,尽快降低低血糖,但是不能使血糖下降太快,否则会导致脑水肿,导致病情加重。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纠正脱水、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在血糖下降至13.9mmol/L时,可以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来纠正脱水、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血糖的控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定,有时候目标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