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是1911年,也就是宣统辛亥年。
宣统三年大事
四月清廷借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旋又将铁路修建权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两路所在各省掀起保路运动。
七月溥仪入学,大学士陆润庠、侍郎陈宝琛授读。
十月伍廷芳、张謇、唐文治劝告摄政王,请赞共和。载沣缴监国摄政王章,退归藩邸。
十一月17省代表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于上海,选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立***于南京,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宣统三年是哪年
宣统三年是1911年,也就是宣统辛亥年,这一年大事是辛亥革命。
1、1911年(宣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由于清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它的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拯救国家的灭亡,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
2、辛亥革命爆发,隆裕太后被迫为溥仪签署《退位诏书》,溥仪在紫禁城的养心殿内隐居,宣告清朝的覆灭,终结了持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国。
3、溥仪于1908年即位,并于1909年改元为“宣统”。宣统三年,台湾临时***与清***在南北议和之后,在1912年二月九日,递交了一份关于清帝的退位优惠条款的修正,隆裕太后以清廷的名义,在二月十二日以太后的名义发布了《退位诏书》,溥仪下台。
延伸:1911年十月十一日,宣统三年,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消息一出,朝廷就陷入了恐慌之中。《罪己诏》是由溥仪写的。派遣陆相尹昌率次镇北上,并命令水师开往武汉,协助陆军作战。袁世凯“养病”,时刻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他与徐世昌,段祺瑞,以及北京的官员,以及北洋军队中的亲信,都有密切的关系。武昌起义大捷,激起了列强的敌意,各国使节纷纷要求清***聘请袁世凯。
上一篇:茶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篇:彩色的梦二年级仿写第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