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简明扼要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说明这样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小题大作,繁征博引,只须简明扼要地解说一下就够了。
2、在会上发言应该用语准确,简明扼要。
3、这篇文章的论述多半叠床架屋,不够简明扼要。
4、新闻报道的要求不但要新颖及时,更重要的是要言不烦,简明扼要。
5、刘明回答问题一般是简明扼要,从不拖泥带水。
6、会上的发言应简明扼要。
7、像这样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用以作论据,正是议论中的叙述的特点。
8、校长的讲话,简明扼要,铿锵有力,效果特别显著。
9、这个前言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此书的内容。
10、我们写文章要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
11、孙老师讲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深受学生欢迎。
12、解答问题要抓住要领,简明扼要,不要沈郁顿挫,越说越使人糊涂。
13、报刊上的文章要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如果连篇累牍,报刊就失去了它的新闻价值。
14、展览会的说明书写得简明扼要,使人对展览内容一目了然。
15、公文写作要求简明扼要。
16、那篇发言稿写得简明扼要。
17、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
18、说话写文章应力求简明扼要,切忌叠床架屋,使人不得要领。
19、待会儿轮你报告时,请尽量简明扼要,千万不要喋喋不休。
20、让我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三结合理货方法。
21、校译部分简明扼要,述评部分设置了37个专题,内容详实全面。
22、它分析透彻、简明扼要,提供的知识轻而易举的将读者解决问题能力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
23、他写了一封简明扼要的复信给罗达,封起来,扔在发文的信筐里.
24、这是封恐吓信,信的内容简明扼要。
25、简明扼要是这个计划的一大特点。
26、解题时一定要有的放矢,简明扼要,切忌画蛇添足,空谈泛谈。
27、本短信简明扼要,绝不植入广告,废话全都丢掉,套话纯属冒泡,快乐自知就好,幸福肯定没跑,思念就不说了,祝福一句奏效:心想事成,元旦快乐!
28、文章针对传统教材中的“第一积分中值定理”和“广义第一积分中值定理”进行了改进,通过列举若干典型题目,应用改进后的定理简明扼要的处理了这些问题。
29、文中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地图投影变换和大地测量成果转换,并给出算法及实现步骤,供作图人员参考。
30、“水火无情”,抗洪如同打仗,上传下达命令或通报情况,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容不得“皮厚馅少”的“肉包子”。
31、本书的注释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避免繁征博引,力图简明扼要,以疏通文义为主。
32、最近,知名板球明星唐纳德布雷德曼简明扼要的做了个总结。“运动”,他说,“已经融入了每个澳大利亚人的生活。”。
33、应做到每次讲话都简明扼要、惜时如金,一分钟能说清楚的不用两分钟,绝不能云山雾罩、啰啰唆唆。
34、但是,整部著作结构清晰,叙事简明扼要,文笔流畅优美,虽然去年我们都见证了大选的风风雨雨,但是他的叙述仍然让每一位读者都感到震撼。
35、四是简明扼要,主要围绕实现“四统一”作出原则规定,对一些操作性规定,在今后的配套实施细则和技术规程中予以细化。
36、简洁扼要的书;紧凑的风格就是简要、精练;简练的对比;对范围广阔学科的简明扼要的表述。
37、如果我们的星球见过八百亿人,那么很难设想人人都有其独特的动作套路。从数学上说,这也根本不可能。毫无疑问,世上的动作要比人少得多。这便引出一个令我们吃惊的结论:一个动作比一个人更有个性。再说得简明扼要些就是:人多动作少。米兰·昆德拉。
38、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使用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并介绍了几点很有实用价值的使用技巧。
39、句句都要得要领,巴三览四、不知所云、数东瓜,道茄子之类的话有什么好说的?中国人说话就是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40、刘明回答问题一般是~,从不拖泥带水。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上一篇:对于目标文件系统文件过大怎么办
下一篇:蓝钻成长值查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