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一种排在虎豹之间的神秘动物。民间有句俗语“九狗一獒,三虎一彪”,“三虎一彪”的意思就是三只老虎之中就会有一只彪。在虎妈妈生出小老虎之后,体质最弱的那只会被虎妈妈抛弃,这只小老虎就被称为彪。但是对于彪来说,若是在被虎妈妈丢弃之后,它们还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那么它的能力将会比很多的老虎都要强上许多。虽然“彪”广为人们所知,但是它的形象一直令人匪夷所思。
传说故事
据说虎和彪原来有着血缘关系,同时也是不共戴天的仇敌。问题就在那三撇上。彪是虎的第三个也是多余的孩子。通常母虎只产两崽,极偶然也会生出第三崽,这便是彪。
彪因先天营养不良而多瘦小孱弱,仅一身褐色绒毛而没有虎皮的黑条斑。母虎便不认这么个孩子,不喂它奶且踢咬驱赶,甚至将它叼到饿狼出没的蛮荒之地遗弃。虎本兽中之王,被虎追***遗弃的小彪,当然也成了众兽之敌,倍受***。所以彪一般在哺乳期就夭折,很少能生存下来。
可一旦生存下来,那彪竟极其威猛凶残。尽管它在炼狱般的环境里长成,常饿得吃枯叶败草、动物残尸、啃泥土石块、喝污水脏泉。尽管常年老疤新伤不断,为了活命,不得不学会飞山、越涧、爬树、攀藤,与比自己大且凶残的野兽搏***。它终于煎熬着长大了,征服了生命里种种危难恶劣。叫声似狼嚎、如狮吼,且具备各猛兽最冷酷最毒辣的秉性。而它第一个袭击的目标,便是曾欲致它于死地的生母虎后,紧接着则是被虎后备加宠爱的两位手足。
它没感情。因为生活只给了它仇恨,仇恨所有的猛兽,尤其称霸森林的庞然大兽。但凡有恶霸出现,它即闻风而至,血战到底却并非为争夺什么。搏***后往往无暇舔血、吟伤,即奔向另一个战场。它经常受伤浑身没一块完整的皮毛,死后亦找不到一块未断过的骨头,可它却有超凡的生命力,一只活下来的野彪其寿与老龟不相上下。
形态特征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种说法:“虎字添三撇为彪,其为似虎非虎之物也。”
唐代高彦休《唐国史补》中记载了“剑圣”裴旻射虎的故事:裴旻为龙华军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因憩山下,四顾自若。有一老父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曰:“真虎安在乎?”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旻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有真虎腾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愧,不复射虎。
在明清官服补子序列中,武官四品官服的补子图案是虎,位居麒麟、狻猊、豹子之后。六品的才是彪,还排在五品的熊之后。如此来看,在明清两代人的眼里,虎显然和彪是有所区别的,从虎是四品补子、彪是六品补子的排序看,虎远比彪要凶猛得多。这与唐代的文献记载是相吻合的。
上一篇:读可以组什么词
下一篇:八大名酒 八大名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