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策是什么意思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9-04 04:14:35 2人看过

鞭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iāncè,意思是比喻促使、督促,出自归有光《示庙中诸生》、《代工部文侍郎谢表》等。

词语释义

(1)马鞭子,也指用鞭子赶马

(2)比喻促使、督促:

愿更加鞭策,以成远大。——明·归有光《示庙中诸生》

【鞭】鞭打;用马鞭子赶马。比喻督促使进步:常常以先进人物的思想~自己。

biāncè

鞭策

[释义](动)鞭打,用策赶马。比喻严格督促使进步。[构成]并列式:鞭+策[例句]我们要经常地~自己;努力学习。(作谓语)

1.亦作“鞭筴”。马鞭子。

①《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载鞭策,不敢授绥。”

②《庄子·马蹄》:“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成玄英疏:“带皮曰鞭,无皮曰筴,俱是马杖也。”③唐李白《日出入行》:“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④《<老残游记>自叙》:“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

2.鞭打。

①宋秦观《代工部文侍郎谢表》:“臣敢不鞭策驽蹇,淬砺钝顽。”

②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白毫》:“又济宁人某,充总河承舍,畜一驴,日行五百里……二耳中有白毫各长五六寸,行驶则挺出。一日拔去,鞭策不得前矣。”

3.驭马。

《南史·柳仲礼传》:“邵陵王纶亦鞭策军门,每日必至,累刻移时,仲礼亦弗见也。”

4.驱使;控制。

①唐李山甫《又代孔明哭先祖》诗:“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

②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晏婴对曰:‘筹策庙堂,威加万里,负将相之才者数十人;若血气之勇,不过备寡君鞭策之用而已,其生死何足为齐轻重哉!’”

③巴金《寒夜》十三:“周主任的表情和吴科长的眼光似乎在鞭策着他走向着‘死’。”

5.督促;激励。

①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下以嗜欲为鞭策,欲罢不能。”<!--难养生论-->

②宋陆游《自勉》诗之二:“旦暮勤鞭策,尘埃痛洗湔。”

③明高攀龙《答叶台山书》:“恨禀赋庸下,愈鞭策愈蹇踬不前。”

④老舍《四世同堂》五十:“只有受苦才能使大家更恨敌人,更爱国家。这是惩罚,也是鞭策。”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3009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