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9-04 04:31:52 0人看过

q≠1时,Sn=a1(1-q^n)/(1-q)=(a1-anq)/(1-q),q=1时Sn=na1(a1为首项,an为第n项,d为公差,q为等比)。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求等比数列之和的公式。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q≠1时Sn=a1(1-q^n)/(1-q)=(a1-anq)/(1-q)

q=1时Sn=na1

(a1为首项,an为第n项,d为公差,q为等比)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0。注:q=1时,{an}为常数列。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快速的计算出该数列的和。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

Sn=a1+a2+a3+...+an(公比为q)

qSn=a1q+a2q+a3q+...+anq=a2+a3+a4+...+an+a(n+1)

Sn-qSn=(1-q)Sn=a1-a(n+1)

a(n+1)=a1qn

Sn=a1(1-qn)/(1-q)(q≠1)

等差数列和公式

Sn=n(a1+an)/2=na1+n(n-1)/2d

等比数列公式就是在数学上求一定数量的等比数列的和的公式。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An=A1*q^(n-1);

推广式

An=Am·q^(n-m);

求和公式

Sn=nA1(q=1)

Sn=[A1(1-q)^n]/(1-q)

性质

①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A的n次方.

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任意相邻两项之商(即二者的比)为一个常数,那么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称这一定值商为公比q;从第一项a1到第n项an的总和,记为Tn。

那么,通项公式为(即a1乘以q的(n-1)次方,其推导为“连乘原理”的思想:a2=a1*q,

a3=a2*q,

a4=a3*q,

an=an-1*q,

将以上(n-1)项相乘,左右消去相应项后,左边余下an,右边余下a1和(n-1)个q的乘积,也即得到了所述通项公式。

此外,当q=1时该数列的前n项和:Sn=nA1(q=1)

当q≠1时该数列前n项的和:Sn=[A1(1-q)^n]/(1-q)

等差数列

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任意相邻两项之差为一个常数,那么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称这一定之差位公差,记为d;从第一项a1到第n项an的总和,记为Sn。

那么,通项公式为An=A1*q^(n-1)

,其求法很重要,利用了“叠加原理”的思想:

将以上n-1个式子相加,便会接连消去很多相关的项,最终等式左边余下an,而右边则余下a1和n-1个d,如此便得到上述通项公式。

此外,数列前n项的和,其具体推导方式较简单,可用以上类似的叠加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迭代的方法,在此,不再复述。

值得说明的是,,也即,前n项的和Sn除以n后,便得到一个以a1为首项,以d/2位公差的新数列,利用这一特点可以使很多涉及Sn的数列问题迎刃而解。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百问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3009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