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辖地级市,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0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68.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1.47万人,城镇人口808.53万人,城镇化率86.8%[332]。2021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16355.32亿元。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人民***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国务院规划定位的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位置境域
南京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中部地区,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南京经济区主席方城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之间。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总面积6587.02平方千米,2019年建成区面积823平方千米,2020年建成区面积868.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南京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长江漫滩、富水软土、岗地、岩溶等多种地貌单元并存。南京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丘陵占4.3%,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宁镇山脉和江北的老山横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岗地南界的横山、东庐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千米,中部东西宽50至70千米,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千米。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气候
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对湿度76%,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年平均温度15.4℃,年极端气温最高39.7℃,最低-13.1℃。
南京进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进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进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进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南京不断的植树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热程度与其他城市相比大为减轻,故已摘去“火炉”的称呼。
水文
南京水域面积达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长江穿城,沿江岸线总长近200千米,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河湖水系主要属于长江水系,仅在六合区北部流入高邮湖、宝应湖的河流属淮河水系。长江水系包括江南的秦淮河水系,江北的滁河水系,由沿江两岸独流入江的小河流形成的沿江水系,由石臼湖和固城湖组成的两湖水系,以及高淳东部的西太湖水系。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汤山温泉、汤泉温泉、珍珠泉等尤为闻名。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南京常住人口为9314685人,城镇常住人口808.53万人,城镇化率86.8%。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全国领先,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8.15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3.53万人,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上一篇:教材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下一篇:口袋妖怪靠前部目录